沈工大教发[2016]59号
撰写备课笔记、设计教学方案(简称教案)是教师进行正式教学实践前必须完成的教学准备环节,是教师将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结合的具体化过程,是教师落实教学大纲、实施教学过程所依据的教学文件之一,是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。为此,学校特制订本规范。
一、备课笔记与教案内涵的界定
撰写备课笔记是教师依据课程的教学大纲,参照教材和参考资料对所授课内容进行梳理与整理的过程。备课笔记承载的基本内容是知识信息,解决的是“教什么”的问题,内容应详尽而全面,条理清晰,逻辑清楚。备课笔记是教师知识结构和学术水平的体现,是教师对教学工作投入精力的反映。
教案是教师依据教学日历,为完成每一次课的教学任务而设计的教学实施方案。教案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纲要、教学的重点与难点、教学方式、课后作业或思考问题等项内容,承载的基本内容是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信息,解决的是“怎么教”的问题。教案是教师教学理念、教学组织能力的体现,是教师个人素质与教学水平的反映。
二、教案的基本要素
教案的基本要素为:授课时间、授课章节(或主题)、教学目的、教学重点及难点、教学内容纲要、采用的教学方法、教学手段、实施步骤(板书设计)、课后作业、课后小结。
其中教学内容纲要、采用的教学方法、教学手段、实施步骤(板书设计)是整个教案的主体部分,教师要制定详细计划,既要体现教学活动的逻辑程序,又要划分出若干环节或步骤,并考虑到它们的时间分配、具体方法的应用,相互间的衔接、过渡,以及教学过程与板书的协调等等,充分反映教师教学设计思想,体现教师的教学经验和风格。
教案注重教学方案设计,以应用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,应用现代教学技术,探索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。
三、备课笔记与教案撰写要求
1.教师撰写备课笔记与教案必须以课程的教学大纲为依据,钻研教材,弄清本课程的教学目的,了解课程体系、结构、重点与难点,同时要注意广泛阅读本门课程的相关资料,了解本学科、专业的发展方向,并根据社会的发展及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及时增加和补充前沿内容。教师承担每门课程都必须有备课笔记,进行的每一次课都必须有教案,备课笔记和教案每年都应修订。
2.教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、理解能力,对讲授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与设计,体现出专业、层次等教学对象的差异性。
3.教案以一次课(2学时)为单元撰写(同一学期重复课程,相同的教学进度可以合并用同一个教案)。
4.原则上要求教师分别撰写备课笔记与教案,如果备课笔记与教案合二为一,那么备课笔记要以课次为单元撰写,并在备课笔记中体现出教案的要素。
5. 教师必须有备课笔记与教案。教师在正式授课之前,备课笔记应至少完成全部的三分之二;每次课前必须完成本次课的教案;撰写备课笔记与教案应按统一模版,手写备课笔记与教案要求字迹工整、清晰。
6.多媒体课件是教学的辅助手段,不能用其打印稿代替备课笔记与教案,更不能用多媒体课件代替教师的板书,读屏讲授。
撰写备课笔记与教案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准备工作,也是教师凝练教学思想、形成自身教学风格的重要过程,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。学校倡导教师以教学大纲为依据,在熟悉教材、了解学生的基础上,结合教师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和形成的教学风格,充分发挥教师个性、特点和才华,编写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教案与备课笔记。
四、本规定自发布起执行,原《沈阳工业大学备课笔记与教案撰写规范(沈工大校发[2007]176号)》废止。
附件1:教案参考格式(见教务在线)
附件2:备课笔记参考格式(见教务在线)
二〇一六年十二月